台灣創業到底有多難?這些現實,沒人會在一開始告訴你

你可能以為創業是「為夢想拼搏」、「當自己的老闆」、「邁向財富自由的第一步」
但真實情況是:你當老闆的第一週,就會想打自己一巴掌。

以下這些困難與疑問,是你踏出創業第一步就會撞上的牆,不是打擊你,是幫你先把幻想打破。


❶ 成本永遠比你估的多

你以為租金3萬、水電1萬、原物料5萬,差不多吧?
錯,還有:

  • 被你忘記的牌照申請費、裝潢收尾費
  • 員工跑一個,你得花時間補班+教新人
  • 一堆「小小的」雜費每天在吸你血(紙袋、貼紙、衛生紙、垃圾袋)

🔻 結論:創業資金準備100萬?請抓120萬。


❷ 法規有夠多,而且都寫得很難懂

要辦什麼登記?勞保怎麼保?營業登記到底要不要選「稅籍登記」?
會計師講得一口專業術語,你一個字都聽不懂,只好點頭。

最可怕的是:你覺得自己搞懂了,結果還是會在某天被稅務局寄信來嚇死。

🔻 結論:創業前沒請會計師問清楚,你只會繳一堆「學費」來補課。


❸ 好地點貴得要命,便宜地點沒人要命

你找了三十間店面,覺得那個轉角最讚:大馬路邊、門口人來人往。
但租金開價5萬5。你咬牙簽了下去,結果才發現——
那群走來走去的人,沒有一個會停下來買東西。

反之,房東跟你說「這邊人比較少但便宜啦,開起來就有人會來」→ 錯,沒人就是真的沒人。

🔻 結論:開店位置不是看熱鬧,是看「誰會掏錢」


❹ 客人都很佛,但不一定是你信的那種佛

你會遇到各種神奇客人:

  • 點一杯飲料說「我要無糖,但要甜一點」
  • 說你等太久但前面排了10杯外送
  • 給五星後傳訊息要你「多送一杯我會再評論」

你還不能兇,因為現在一顆星就會讓你的Google Map變黑店。

🔻 結論:創業不是服務業,是修行。


❺ 你會每天問自己:「這樣下去有意義嗎?」

  • 開幕兩週人潮退散
  • 廣告下了三千點進來兩個
  • 員工離職還留言說你情緒化

你會坐在騎樓,看著對街全家想:「幹,我是不是該投履歷去考儲備幹部?」

🔻 結論:不是你不夠努力,是創業本來就不是公平的遊戲。


✊ 那還能不能創業?

可以。如果你不是來試水溫,而是準備好泡在滾水裡煮的人。

創業會磨爛你,但它也會重組你。它會逼你學成本、學社群、學談判、學做人,
最終你會變成那個能撐住10小時營業,晚上還能笑著算帳的怪物。


✅ 建議給還在想的人:

  • 想開飲料店?先去飲料店打工3個月
  • 想賣便當?先問自己能不能早上5點起床切菜
  • 想靠加盟輕鬆賺?先問自己扛不扛得住房租壓力+總部不理你

創業不是起跑線,是長跑。
你想跑,就別怕一開始喘不過氣來。

Live2D 自適應右下點擊版